【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】今年是“水十条”实施的第三个年头,两会期间,如何让河更清、水更碧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。围绕水质良好水体保护,聚焦黑臭水体治理,全国政协委员积极出谋划策。

两会聚焦水环境治理 监管措施仍需精细化
3月的北京,春意渐浓,全国乃至世界再次聚焦于此。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拉开帷幕。
民有所呼,“会”有所应。不出所料,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再次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。
今年是“水十条”实施的第三个年头,如何让河更清、水更碧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。
大家围绕水质良好水体保护建言献策,聚焦黑臭水体治理出谋划策,其中有很多真知灼见。
关注一
民盟中央建议:
加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监督

2015年4月,国务院发布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,其中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城市黑臭水体治理。之后,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环境保护部印发了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》(以下简称“指南”),并联合建立了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,每季度通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情况,监管工作初见成效。
但是,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在调研中发现,地方自查的积极性不高,公众监督的效率较低,黑臭水体数量多、治理工程周期长、难以全面监管,黑臭河段大多位于城乡接合部、行政区划分界处等监管薄弱区域等问题仍然存在。